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物联网的决策部署,提升物联网核心产业水平,更好发挥物联网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鼓励物联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关于举办第八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函〔2023〕191号)要求,做好第八届“创客中国”物联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围绕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并依托“创客中国”国家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面向物联网领域的中小企业和创客,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知名院校、科研院所、领军型企业的技术团队,征集物联网创新创业项目。通过大赛,发掘和培育一批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聚集产业创新资源、服务资源、要素资源,实现物联网领域的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发展。以赛促产,为物联网技术和产品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物联网创新项目在物联网示范区落地孵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物联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组织机构
大赛组委会由大赛举办单位等共同组成。大赛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提供咨询服务、完善项目评审规则和参与评审等工作。
举办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承办单位: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
支持单位:
尚贤谷科技服务(无锡)有限公司
大赛内容
(一)主题
物联赋能 创新万物
(二)专题领域
物联网
(三)大赛时间
2023年7月—9月
(四)参赛条件
1.行业属性
参赛项目应为先进感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装备以及人工智能、XR等物联网领域的先进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2.参赛组别
2.1 企业组
2.1.1 在中国境内注册,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规定的中小微企业;
2.1.2 参赛项目已进入市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2.1.3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2.1.4 无不良记录。
2.2 创客组
2.2.1 遵纪守法的个人或团队;
2.2.2 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
2.2.3 不得以企业为主体申报参加创客组比赛。
3.其他条件
3.1 同一参赛项目不允许重复报名参赛,同一支参赛队伍最多报名2个参赛项目,3年内已入选“创客中国”500强的项目不得报名参赛;
3.2 参赛项目应按要求提供所有必要信息,必要时应按大赛组委会要求补充提供。
(五)赛程赛制
大赛采用线上初赛、复赛和决赛的赛制模式。每轮比赛由组委会组织评审团,根据项目产业契合度、技术先进性、市场空间、发展前景及团队结构进行评审。
1.报名
即日起登陆大赛官网(http://www.cnmaker.org.cn),在专题赛处选择第八届“创客中国”物联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注册报名,不收取任何报名费。报名时间于2023年8月27日截止。参赛队伍需按照要求完成相关信息录入及参赛项目提交,并将以下材料作为申报材料上传:
1.1 参赛队伍申报书
参赛队伍介绍:核心成员履历、团队核心资质和优势等。要求与网站提交内容一致。
参赛项目介绍:名称、背景、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场景,核心优势,取得的知识产权等。
产品/解决方案介绍:算法,技术架构,功能描述,方案创新性、通用性、开放性等。
商业价值分析:市场分析、竞争分析、盈利模式、市场策略等。
应用成效:解决方案应用情况和应用价值、应用投资回报、部署周期、可推广性等。
2.1 项目介绍PPT及其他相关材料
2. 初赛
8月底9月初,初赛以线上形式举办,组委会组织评审团根据各参赛队伍提交的参赛材料进行评选,根据分数高低,企业组前50名、创客组前30名的项目晋级复赛。
3. 复赛
9月中旬,根据项目来源属地,分区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复赛。参赛项目进行路演答辩,根据评审团打分高低,企业组前30名、创客组前20名的项目晋级决赛。
4. 决赛
9月底,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决赛。决赛采用项目现场路演,陈述产品解决方案、应用前景、市场规模等,评审团现场提问的方式对参赛队伍进行打分。
企业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优胜奖5名;创客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4名。
政策激励
1. 资金奖励
企业组:
一等奖2名、奖金3万元
二等奖3名、奖金2万元
三等奖4名、奖金1万元
优胜奖5名、奖金0.2万元
创客组:
一等奖1名、奖金3万元
二等奖2名、奖金2万元
三等奖3名、奖金1万元
优胜奖4名、奖金0.2万元
注:以上所有奖金为税前奖金。
2. 宣传展示
通过“创客中国”大赛展馆、“创客中国”国家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创客中国”头条等渠道,面向全社会、全产业宣传推广。获奖队伍将受邀参与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于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平台展示推介,展开持续报道。
3. 融资对接
邀请相关投融资机构深度参与赛事活动,对参赛队伍进行专业指导,并针对有融资需求的项目进行专场对接。
4. 产业服务
组织优秀参赛项目在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期间开展沙龙、研讨、产业考察等交流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对接、供需对接、技术交流等多元化服务,并建设常态化的交流平台。
5. 加速孵化
优先推荐优秀参赛项目入驻国家级物联网示范基地等创新载体,优先享受各地创业扶持、人才激励等政策服务,加速创新产业化。
6. “专精特新”培育认定支持
组委会将推荐优秀参赛项目进入“创客中国”全国500强评比。进入“创客中国”全国500强的企业,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中予以政策支持。
联系方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010-68200397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025-69652792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0510-81821652
-END-
无锡市第一批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名单已经出炉(详见:无锡 | 2023年度第一批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名单),目前第二批正在申报中,截止时间为9月1日,有需求的企业注意时间节点,具体申报条件如下:
入库条件
1.纳入雏鹰企业培育库的企业
须已申请或拥有一项以上知识产权,并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成立不超过 8 年的科技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 100 万元(含)-2000 万元。
(2)上年度研发投入 100 万元(含)以上。
(3)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企业,近3 年内累计获得创业投资超过 100 万元(或等值外币)。
2.纳入瞪羚企业培育库的企业
须拥有一项以上有效知识产权,并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成立在 3 年以上 10 年以内的独立法人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 2000 万元(含)-5000 万元,主营收入增长率达到 20%及以上或净利润增长率达到 10%及以上;上年度营业收入 5000 万元(含)-1 亿元,主营收入增长率达到 15%及以上或净利润增长率达到 10%及以上;上年度营业收入1亿元(含)-5 亿元,主营收入增长率达到 10%及以上或净利润增长率达到 10%及以上。
(2)近 3 年平均研发投入 200 万元(含)以上。
(3)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企业,近 3 年内累计获得创业投资超过 600 万元(或等值外币)。
3.纳入准独角兽企业培育库的企业
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市场估值 3 亿元以上;
(2)已完成 A 轮融资且未上市;
(3)近 2 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不低于3%;
(4)拥有三项以上有效知识产权。
工作要求
1. 企业申报
各申报企业要切实强化法人主体责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负责。申请入库企业首先在“无锡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网址:http://58.215.18.161:100/)注册帐号(已注册过的企业无需再注册),经审核通过后使用帐号进行登录,选择“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入库申报”,然后点击“新增”按钮,进入“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入库申报表”填报数据及上传附件材料,最后点击“提交”。待区科技局、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市科技局网上审核通过后,企业通过系统生成并打印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入库申报书(见附件1),按要求(见附件2)装订。
2023年分两批受理申报材料,第二批受理截止时间为9月1日。
2. 材料报送
待系统审核通过后,将申报材料(一式一份)、推荐汇总表(一式一份,含电子版)报送至区科创中心企业服务部(天鹅座D栋6楼)。
申报材料
1、总目录。
2、申报书。
3、证明企业依法成立的《营业执照》等相关注册登记证件的复印件。
4、证明企业已申请或获得授权的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数量必须达到入库最低要求。
5、通过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打印的近三个会计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包括主表及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和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企业近三个年度的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
6、新兴产业领域的申报企业须提供近3年累计获得的创业投资的相关证明材料。
7、准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入库申报企业还需提供企业市场估值、完成A轮融资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最后一轮融资投资协议中“增资方式、增资价款、目标企业与投资方盖章”内容;能够证明最后一轮融资已经完成的交割证明材料,如验资证明、股权变更证明、资金到账证明等。
附件
1.三类企业培育库入库申报
2.申报材料清单及装订要求
3.三类企业培育库入库推荐表
-END-
当盛夏如期而至,
备受瞩目的“i创杯”再度来袭,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双创洪流中,
第八届“i创杯”已扬帆起航!
一、“i创杯”启动说明会
上周,第八届“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启动说明会在无锡举行,大赛各主承办单位、各市工信局、互联网产业园、众创园、大数据产业园、软件园、企业代表、创新创业服务载体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无锡市工信局副局长肖彬、江苏省工信厅大数据产业处副处长卢俊先后进行致辞肯定了“i创杯”对于企业成长发展、拓宽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也希望各市利用好大赛平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二、“i创杯”简介
作为江苏省内明星双创赛事,国内有代表性的双创大赛之一,“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设于2015年,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七届,“i创杯”双创旋风也已席卷全国,在掀起一波又一波双创热潮的同时,沉淀出了令人瞩目的“数字果实”。、
七届以来,“i创杯”参赛项目呈现“三高”趋势:一是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前七届682个入围决赛的项目中,共有221个项目获得融资,共计发生513起股权融资,融资总额达123亿元(其中229笔未披露金额,未计入),其中不乏获得一线投资机构加持的“独角兽”企业。二是创始人学历越来越高,第七届“i 创杯”参赛项目中,创始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达39.7%。三是项目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入围决赛的682个项目中,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有264家,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的达到340家。
“i创杯”大赛举办过程中,注重打造连接创业者和投资人的高效率投融资平台,累计有超300多个投资机构600多位投资人参与了大赛的评审和培训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钧舵机器人、易安联、博睿康科技、中能鼎立、云葫芦、凯奥思、电无忧、时柒伍、抒微智能等数十个项目通过大赛平台获得了投资机构的青睐,融资总额近5亿元。
三、本届“i创杯”概况
1. 报名信息
第八届“i创杯”已经启动报名,报名时间为2023年5月26日—7月30日,报名通道为大赛官网:www.iiec.org.cn.大赛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两个组别,聚集来自海内外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创新创业项目。
2. 奖励政策
获奖团队或企业,除了有机会获得2-10万(特等奖10万元、一等奖8万元、二等奖5万元、三等奖2万元)不等的丰厚奖金之外,大赛结束后半年内在江苏注册公司的二等奖及以上获奖项目还可获得专项资金支持。据统计,前六届大赛的46个获奖项目已累计获得了346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
3. 赛程设置
第八届“i创杯”将包括省内外巡回路演、线上初赛、线下复赛、线下决赛及总决赛等多个阶段,还有融合线上线下的“i创课堂”贯穿赛事全程。其中,复赛和决赛周将落地无锡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主阵地无锡经开区举办。
4. 大赛培训
本届大赛还将组织数实融合对接会,重点开展参赛项目和产业链重点企业的对接,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中的作用,帮助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对接行业资源与应用场景,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实现双赢。
四、一图解读“i创杯”
-END-
创响无锡 青春逐梦
第五届“创响无锡”
全民创业大赛精彩来袭
最高奖励金额达30万元
2023年度无锡市创业项目
无偿资助评审同步开启
创业的小伙伴们赶紧看过来!
一、赛制安排
二、报名渠道
三、2023年度无锡市
创业项目无偿资助评审说明
四、奖励办法
奖励多多,机会难得
心动不如赶快行动!
-END-